以下简称“未来黑科技”)重庆智能生产基地,车间里一片繁忙,工人们在自动化设备辅助下有条不紊地组装HUD(抬头显示技术),机械手臂井然有序传送产品做测试……在这里,平均60秒,3台智能HUD即可下线。
“目前,驾驶者主要是通过传统中控屏和仪表来获取行驶信息、导航地图等资讯,视线必须从路面移开,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隐患。”霍全解释。
区别于传统中控屏和仪表,HUD则可以将车况、导航以及辅助驾驶信息全面可视化,透过前车窗玻璃投射在驾驶视线前方的道路上,帮助驾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道路,提高驾驶安全性。
特别是,随只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的提高,HUD这块市场“大蛋糕”被广泛看好。比如,平安证券曾指出,预计到2025年国内HUD出货量有望达到800万套左右,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。
起步早,并非意味着“高枕无忧”。“HUD是高科技赛道,对于一个初创企业,想要站稳脚跟,技术决定一切。”霍全介绍,公司创始团队均由基础研究科学家、汽车工程师、移动互联网专家组成,研发人员占比超75%。
截至目前,未来黑科技共投入研发经费高达4.5亿元,共申请国内外专利535件,是近四年来全球HUD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中国公司。
“经过3年左右的积淀,公司来到将科技成果进行量产的关键节点。”霍全回忆。
多方调研、几经权衡,重庆成为未来黑科技的理想选择,“重庆是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,汽车整车制造实力丰沛雄厚,产业链初具规模。”
2020年,未来黑科技重庆智能生产基地落地两江新区,拉开HUD量产的序幕。
“当时,全国范围内都没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,而国外进口产品成本又很高。”霍全介绍,为此,未来黑科技组建8个专家组成员入驻东南某顶级光学公司,耗时6个月携手攻关,终于解决这一个难题。
“从全球来看,HUD头部企业大多分布在在德国、日本,经过考察,我们决定引进德国生产线。”霍全表示,但随着产线运行才发现,该产线人工依赖度极高,生产效率较低。
“我们的制造基地占地面积不大,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,高效满足订单需求、提升产品质量成为当务之急。”为此,公司对产线进行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至3.0版本,采用自动Kitting配送、机器人搬运、自动化标定检测等大量自动化设备,自动化率提升30%,亩均效益达到1.4个亿。
2022年,未来黑科技首批WHUD(挡风玻璃型抬头显示器)产品正式实现量产,成为国内首批将HUD带入量产的企业之一,与理想、吉利、比亚迪等头部主机厂建立合作,并在理想旗舰车型上实现了标配。
“目前,企业具有3条HUD标准生产线万台,三期扩建项目已经启动,预计明年产能将突破100万台。”霍全和记者说,2024年,公司营收实现3.8亿元,已拿到未来3-5年内40亿订单。
霍全透露,今年3月ARHUD即将陆续上市,产品会在极克、领克、蔚来等车企搭载应用,这也是首批“重庆造”ARHUD。
具体来看,在硬件层面,ARHUD应用了公司自主研发具备光学纵深感和空间感的三维虚像显示器,可投射超高亮度、超远距离、超大画面、多重景深甚至连续景深的三维光场全息影像;在软件及算法层面,公司优化迭代独家AR实时渲染引擎AR Kernel®,基于多传感器融合、空间运动姿态捕捉、延时补偿等算法,实现高帧率、高性能实时3D渲染。
“有业界专家曾评价‘这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,未来黑科技至少领先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2代’。”霍全信心满满。